當你有實力的時候,你才有資格耍你所謂的風格和個性
--
這週末因為度假原定的餐廳老闆休長假,意外找到另一家私廚料理。
很有趣的是老闆在店門口列了許多條規則,包含點餐請一次點完、不用進去叫老闆、餐點現點現做要有耐心等、一定歲數以下的小孩不接待、不用嘗試想辦法打電話訂位,因為老闆把電話線拔掉了。
想吃到美食有兩種方式,在不是公休日的開店時間排隊進到店裡,或是用messenger提前預約無菜單料理,而如果留言於晚上十一點後寄出,老闆通常也會直接封鎖。
所有的規則都寫在餐廳的FB粉絲專頁裡,只要留下訊息,系統會把所有規則自動回覆,確保你有看到訊息,除非你直接略過文字回覆,老闆通常也會直接已讀不回。
看到這裡,你可能會想說這個老闆也太囂張。
我們到達餐廳的時間是星期五11點,剛好是第一桌客人,小心翼翼的看完餐單,點完餐,一開始想點的豬肋排老闆說下午材料才會到,所以推薦我們吃大吉大利的油淋雞。
不誇張,當下吃到的感受就是小當家後面有金色的龍在後面飛,然後出現登登兩個字「美味」,是那種吃到會想要下次也能帶家人來吃的美味程度。
由於那天客人比較少,中途老闆出來結帳有空檔的時候,我好奇問了他:「為什麼定這麼多規則?不怕客人客訴嗎?」
他淺淺的開始說他的故事:這家店只有他一個人,一個人要兼顧每道菜的品質,時間火侯都必須掌握得剛剛好,餐單上共有超過15種的選擇,光是備料就花了大半時間。
平常沒有其他精力跟奧客和沒辦法好好讀文字的客人糾纏,就算固定星期日公休,他基本上也都是在採買食材,一年只有幾次機會休長假。
有些客人進來認為有錢就是老大,對他來說,就是「滾」一個字。因為對他而言,把每一道菜做好,才是最重要的事。
他也很阿莎力地說他的訂單已經排到明年七月,對他來說,現在剛剛好,不需要更多的行銷流量支持。以前也試過雇人,但下場很慘,做不到幾天就走了,還賠了一件高級可滅火的制服,所以後來就都一個人做了。
吃過他的菜後,我可以了解為什麼有人會願意從北部當天搭火車來吃午餐和晚餐,再搭晚上的普悠瑪回去,因為他的用心都在他的菜肴裡面呈現了,不需要多餘的解釋。
聽完老闆的故事,深深覺得不管行銷做得再好,最重要的還是自己的實力。只要食物夠好吃,懂得欣賞的人自然會願意花時間了解規則和等待,那些無緣的人只能說他們沒有口福。
同樣的道理也能應用在職場上,有實力才能大聲說話。
就算個人風格非常強烈,如果產品品質夠好,提供的價值是無法輕易被取代的,所謂的個性就變成是個人的堅持,而所有的前提在於「實力和產品要夠好」。
老闆第一眼看起來不是那種好親近的面相,但如果有時間實際聊,會感受到他對每一道料理的用心,包含願意付出更高的成本從小養不打抗生素的雞,只為了給客人品嚐最自然的食材。
如果可以,我希望我在工作上也能有他對待食物的那一份熱忱和堅持。
先學會用實力說話,然後再去創造個人的風格和堅持。當實力夠好,客戶願意買單,風格和個性也就變成了個人的另類行銷。
吃了美食,聽了故事,這趟旅程很滿足。